第(1/3)页 楚州本有芈、屈、项、昭四大氏族,芈氏虽然为王,但是也是要依靠其他三家才能维护统治。 自大越王朝覆灭之后,这种局面就一直存在,延续了一百多年,直到芈熊陨落之后,芈启上位,开始打压三大家族,想要收回他们手中的权利。 原本三大家族对于芈启就是面服心不服,芈熊子嗣众多,当初的芈启并不是最出众的那个,只不过因为是嫡长子,所以才得以继承王位。 好好当你的王,大家继续一起发财,倒也能相安无事,可是芈启竟然想要削藩,三大家族自然是不会妥协的。 想当初三大家族的人跟着芈氏先祖一起奋斗打下了楚州偌大的家业,大家一起创业,好嘛,现在公司上市了,你却想独吞? 三大家族在楚州经营日久,根深蒂固、交错盘根,他们的封地加起来甚至超过了楚王直接控制的地盘儿,于是三大家族就秘密商议联手废黜芈启,然后从宗室中挑一个岁数小、听话的人,立为楚王。 本来以他们的势力和威望,这件事很有可能成功,可以说是板儿上钉钉,十拿九稳。 三大家族的家主联合邀请芈启赴宴,暗中埋伏好了人手,准备直接扣押芈启,发动政变。 芈启自然知道这是鸿门宴,但还是欣然赴宴,毕竟他是楚州的王,三大家族纵然胆大包天也不敢做出谋逆之举,他还以为三大家族最多也就是谈判,抵制自己的削藩之举。 当然,君子不立于围墙,芈启也不是全无防备,带着精锐的御林军赴宴。 三大家族的家主主动低头服软,表示愿意交出手中的权利,芈启也十分大度地表示可以保留他们一部分封地,一时间宾主尽欢,其乐融融。 直到,昭家家主昭烈掷杯为号,伏兵杀出,这一下,不禁芈启大惊失色,就连另外两家的家主也是大吃一惊,因为杀出的伏兵竟然都是昭家的死士。 原来,这昭烈暗中把伏兵都换成了自己的人,想要把芈启和另外两大家族一网打尽,既然楚王都能随便换,干脆自己上位称王得了,何必还屈居他人之下。 昭烈的想法是好的,可惜的是,他高估了自己的实力,也低估了芈启的实力。 “昭烈叛乱,屈、项两家随孤一起平乱,事后必有重赏,孤王在此立誓,永不削藩!” 这是芈启当时的原话,他自然知道屈、项两家没安什么好心,但是这会儿最重要的就是稳定人心,共同对付昭烈。 芈启的临机决断起了作用,屈、项虽然伏兵被替换,但是参加酒宴的族人、子弟加起来也有数百人,而且原本为了对对芈启,每个人身上都暗藏了家伙。 屈、项两家的子弟和御林军一起奋勇杀敌,双方血战了好几个钟头,流血漂橹,终究是昭烈准备的更充分,人马更多,渐渐占据了上风。 就在这关键时刻,有人挺身而出,一枪打爆了昭烈的脑袋,此人不是别人,正是项余。 昭烈一死,伏兵军心动荡,立马溃不成军,在昭氏族人的带领下直接弃械投降。 当时,整个现场的气氛都变得十分诡异,屈、项两家的人跟御林军隐隐对峙,前一刻还并肩浴血的两方人马,稍有不慎就会厮杀起来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