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传国玉玺入大明-《我在大明养生百年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如今的帖木儿汗国,国力蒸蒸日上,正好是兵力士气最旺盛的时刻,而且帖木儿汗国的骑兵,南征北战,长期在国境内镇压各处起义。
    北元这边……
    天元帝手下的兵马,大部分是自己本部蒙古人,汉人奴隶,或者和帖木儿汗国有世仇的钦察斯拉夫人,也就是罗斯人。
    他自己的怯薛长,也是罗斯人。
    本身这些人和他不是一条心,不愿为他死战。
    而且他们所在的漠南,缺少铁,连箭矢箭簇都生产不出来,铠甲更是没有,自然和帖木儿汗国差距巨大。
    连输几十场,天元帝此时心如死灰。
    “大汗,大明的使者就要到了。”
    脱因帖木儿小声说道。
    听到他声音,天元帝回过神来看了他一眼,这座上都开平城本来已经被焚毁了,是明军主动让出,然后还送来了工匠以及物料,帮助他们修筑。
    因为这里,将会作为天元皇帝的女婿,大明天子朱标的二子,大明太子朱雄英的弟弟,大明蒙王朱允炆的藩地。
    “知道了……”
    天元帝捏着拳头,鹰隼似地眸子露出怒色。
    大元其实一直挣扎过。
    但是有元以来,大元的皇帝除了忽必烈,后面的皇帝一个都未能掌权,元英宗重用汉人,想要用汉人和儒臣来对付蒙古权贵,结果他和丞相,被几个色目侍卫给杀了。
    元文宗,元仁宗,都想用儒家和汉臣治国,都未成功,全部短命。
    后来的元顺帝,也就是元惠宗,倒是成功的给大元进行了改革,可是积弊已深,晚了……
    诚如大明的太子殿下朱雄英所说。
    元顺帝空有儒家治国的方法做手术刀,可是他没有武力的支持。
    大元的皇帝,皇权出不了大都。
    河南有个小吏,不满官吏贪赃枉法,蒙古达鲁赤温贪财好色,嗜酒如命,什么都不管。
    于是他带着几个人,将蒙古上官噶了。
    然后他自称是钦差,接管了河南,还带着几千人将河南的漕运粮道给截了,一直到元顺帝等京城的人发现漕运运来的粮食被截取,才知道河南省沦陷……
    更搞扯的是修建黄河堤坝。
    元顺帝非常想要天下承平,故而对修建河堤很重视,但是他低估了蒙古人,色目人的贪婪成性,高估了元朝官吏的组织能力,也低估了汉人对他们的仇恨,和汉人的串联组织能力。
    蒙古人和色目乡吏如狼似虎,盘剥深重。
    大元的基层官吏的组织能力,全都是靠盘剥而来,服徭役的民众都是被强迫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