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章 忠孝为藩-《我在大明养生百年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皇城内。
    朱允炆端坐在椅子上,正在背书。
    几名儒臣在周围,为朱允炆讲解儒经,顺便讲解治国要义,甚至还包含一部分军事之事,和收拢权臣驭下之术,这些按道理来说,都不是朱允炆这种庶出子应该学的。
    远处, 太子妃吕氏欣慰地看着这一幕。
    自从太子朱标将太子妃吕氏带入宫中的老人,全都在遣散出宫之后,吕氏低调沉稳了许多。
    她澹澹地笑了笑,转身离去。
    等吕氏走后,朱允炆侧过头望了望她背影,又转过头来看了看身前的几个儒臣,问道:“当年吕文焕投降,真是因为刘整先投的缘故?”
    那儒臣不敢怠慢,忙道:“是的,皇孙殿下。”
    “吕文焕独守襄阳数十载,为大宋尽忠职守,奈何刘整先降,且出卖襄阳城防布图,将襄阳腹心部暴露,忽必烈采取刘整献策,以水攻襄阳,若是一旦城破,蒙古人必定屠城,襄阳百姓独拒蒙古大军数十载,蒙古人岂能放过?”
    “故而,吕文焕才带军投降。”
    “襄阳城数十万百姓得以存活,全赖吕文焕公啊。”
    朱允炆轻轻点了点头,面无表情。
    如今,年长两岁的朱允炆不仅仅开始学习儒经儒学,还开始追思自己家族的来历,自从太子朱标将他身边的吕氏老人赶走后,朱允炆对吕氏家族格外敏感。
    于是,他就细心研究了一下自己母亲吕氏先祖吕文焕的经历。
    此刻闻言,朱允炆又道:“先生继续吧。”
    那儒臣又继续讲起了儒经要义,而朱允炆却偷偷在下方拿出一张纸来,纸上是蜀王朱椿前去成都就藩之前,留给朱允炆的四个字。
    “忠孝为藩”
    朱允炆轻笑一声,脑海中担忧起了朱雄英下落,低声道:“大哥,将来允炆绝不让你失望,若我大明有难,允炆定然不降!”
    ps:第一更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