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朱允炆姓朱-《我在大明养生百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那时冷兵器逐渐衰落,鸟铳,西方的佛朗机炮等开始兴起,就开始考验兵员的个人素质和武器装备代差。

    “舅舅,咱外祖真能提起一口气几个时辰,浑然不觉得累吗?”

    朱雄英又问。

    常茂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父王的武学,主要就是淬炼肉身的力量和内腑呼吸方式,他有时候受了伤也浑然不觉得疼,有还记得当年攻应天时,在采石矶,元军以长枪布下枪阵,犹如刺猬一般,父王手持一杆两丈长枪,身着重甲独自杀了上去,当时他身上就中了十几箭……”

    朱雄英听得眼眸微微一张。

    “那蒙古人的箭矢很准吗?”

    常茂和周宽都是凝重地皱眉,说道:“在南方,蒙古人骑兵威力不显,北方他们骑射堪称是举世无双,尤其是北元军中的怯薛军精锐,都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老卒,只是四五百精骑,身披重甲,可以冲破我们万人军阵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强?”

    朱雄英咂舌,在内心暗道,在没有绝对保命的手段之前,我绝不看蒙古骑兵一眼,也绝不会上战场!

    常茂又唏嘘道:“不过那些怯薛军人数不多,似王保保的精骑,都是他万户本家,自小养着的家丁奴隶,这类也称为怯薛军,其余的蒙古骑兵,又以漠北和塞外的老户蒙古人最强,因为漠北和塞外环境恶劣,那些老户蒙古人常年在塞外游猎征战,习惯了打仗。”

    “中原和南方的很多蒙古官兵,都养成了牛羊,并无血性,冲杀起来见了血,跑的比马还快,倒是广西龙州,四川云贵的西羌蛮民,多腰间佩刀,一言不合便拔刀决斗,民风十分彪悍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再勇猛的战士,在温柔乡里也会被腐化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轻轻叹了口气,又看了看那些在军训的太学学子,说道:“舅舅,我给你说的那些事你都记住了嘛?”

    常茂这段时间,已经被朱雄英请求朱元璋安排给了他,作为大明锦衣卫国安司的一员指挥使,帮助朱元璋对接外面的一些锦衣卫谍子。

    “那姚广孝,我已安排他前往广东,协助赵庸,何真,在两广多建商船商队去探索南海诸岛国,我在广西龙州卫时,那边已有西番的海船了,似乎是天竺以北的波斯商人,他们主要卖香料,在缅甸,暹罗收宝石,良木。”

    “等咱们大明一五计划完成,似旧港,缅甸这些地方,都要设几个宣慰司,再把交趾收回来,安南那边气候适宜种稻谷,能给咱大明搞个粮仓。”

    “对了,高丽那边有何消息?”

    常茂笑道:“皇孙殿下你安排后,我立马着手,从天界寺选出僧人做谍子,去高丽打探了一番,陈友谅之子陈理,被高丽恭愍王安置在寺庙中,赐了他九匹苎布羞辱他。”

    苎布是麻布,是给平民百姓穿的,而陈理在陈友谅死后,短暂的当过“大汉”皇帝,这自然是极大的羞辱。

    “呃……”

    朱雄英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,他眼神闪烁,低声道:“当年皇爷爷劝降张定边和张必先时候,对他们两个承诺过,陈理如果投降,保他富贵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陈友谅那帮旧人得知陈理这模样,肯定坐不住吧?”

    常茂的脸色阴沉下来,冷哼道:“张定边倒是老实做了和尚,那陈友谅的大汉丞相张必先,如今不知所踪,有谍子传来消息,说他可能去了高丽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朱雄英眯了眯眼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