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朱雄英内心嘀咕,忧心忡忡。 苏实亡与勋宗矣! 前世老大哥在勋宗时期虽然全面超美,但国家经济收入的百分之七十收入都投入在了军事重工业里,严重的畸形,为后面老大哥解体埋下了祸根。 大明如今的外部形势,导致国家资源大部分往军事武将集团倾斜,这必然会导致赋税加重,文人大地主,耕读传家的小地主受到压力,就更加盘剥底层老百姓。 我等辛苦耕作,徒养武人? 北地征战,与我南人何益?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,也是无法调和的矛盾…… “该怎么帮大明在经济构架上解决问题呢?” 朱雄英皱眉苦思。 “这样长期发展下去,文官集团和武将勋贵的矛盾会越来越深,现如今皇爷爷还春秋鼎盛,就怕文官们像是前世那样,趁着我和爹,还有皇爷爷他都不在了,扶持一个亲儒家文官的皇帝上来,裁撤北方的卫所,收缩战线,减少南方富庶地区的赋税,大明以攻代守的政策人亡政息。” “以文官集团的观点来看,这倒是没错,可是……” “我大明也就永远失去了远迈汉唐的机会,而且北方卫所军饷减少,补给减少,势必造成北方拥军的各大藩王势力不满,按照如今大明军力配置,北方长期实战的卫所兵明显战斗力更强,且军头林立,兵强马壮,骤然断了补给供养……南北迟早会有一战!” 朱雄英揉了揉脑门。 要不说做皇帝是个辛苦活儿。 要在维持朝中各个派系平衡的情况下,保证朝廷的资源调度,尽可能的公平的往最需要的地方去,还要掌好舵,行一步看十年,着眼未来,就连自己这个知道后世情况发展脉络的人都觉得很困难。 瞧了瞧皇爷爷朱元璋和父亲朱标,他们两人倒是不急不躁,一边处理奏折一边交谈,偶尔会在朱雄英绘制的“皇明堪舆万国图”上,对北方卫所指点江山。 “我老朱家还是猛的,皇爷爷和父亲是真能沉得住气。” “看来要想办法尽快把国债券和大明皇家银行搞出来了,先给皇明囤积一部分金银储存,减少市面上不值钱的大明宝钞,而且皇家银行的利息要比外面的钱庄高,把南方的地主勋贵手中多余的金银窖藏吸储吸过来,再拿着这笔钱,去推广各种民生工程,以工代赈,湖广移民,山西移民……” 如今江浙沪,还有福建两广的富商,都学精了。 这其实也是被前元滥发宝钞给害的。 大明宝钞,基本不怎么值钱,用来交税倒还可行,但购买实物,通货膨胀的厉害。 各地富商大地主,就用宝钞交税,获得的金银实物,全都窖藏囤起来。 皇爷爷又下令禁止金银交易,导致金银越来越少,大明宝钞愈加不值钱,这般循环下来,会堆积出巨大的金融危机,导致大明朝廷税收困难引发社会矛盾。 收的是宝钞,宝钞买不到东西,等于收了一堆废纸。 胡惟庸和陈宁下台,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,在于这两人对浙东党严打,对浙东地区征收重税,对昆党也是下重手,导致江浙沪很多巨商大贾对他们极为不满,买通官吏开始在政坛上搞事情……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