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只是,儿不想去跟着那些大儒学诗文,儿想单独带着允炆,允熥,教他们一些仙人所授的术法,还请父亲恩准。” 朱雄英站起身来,拱手说道。 朱标宽润地脸上露出欣慰表情,淡笑道:“雄英长大了……你等会,就跟咱去见你皇爷爷吧,他有很多事情想问你。” 朱雄英眼眸一闪,心中已经有了计较,但还是不太确定,问道:“皇爷爷看完了我所著的那本政纲?” 朱标点了点头。 “咱也看完了,还有你昨夜写的那十余本书,此刻应该已经放在了你皇爷爷的案几上,既然你来了,那我们就一并去见你皇爷爷吧。” 朱雄英眼眸露出恍然,自己身边果然有很多朱元璋和朱标安插的谍子。 …… 朱元璋坐在案几上,手中持着那一份《皇明政纲百年大计》,时而皱眉,时而点头,时而露出欣慰的笑意。 这份政纲,其实只是高度浓缩和概括的政治纲领,只有两三千字。 字虽少,却将大明未来,百年大计,囊括其中。 又看了看朱雄英昨晚所写的那些辅助书籍,本本都和这本政纲相契合,百年大计,民生为本,让老百姓有屋住,有饭吃,看得起病,吃得起肉…… “大孙他昨晚写的最后一本书,就是它?” 朱元璋拿起一封书来,询问身后的毛骧。 “皇爷,昨日皇长孙朱雄英亥时起笔,共写书一十九本,其中民生十本,含农科和医科各五本,政论九本,寅时动笔写最后一本书,便是皇爷手上这本科举论述,但是尚未写完,只写了润语。” “哦?” 朱元璋眼眸中流露出暖意,他伸手翻阅起了这本书。 “愿吾后辈心诚学子,人人可挑灯看剑,人人可沙场吟诗!” “为大明之崛起,而读书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