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大伴,一个人如果忽然变的多愁善感,会不会是……” 坐在寝宫的桌子上,朱雄英端着一盅九鞭汤正在啜饮,忽然想起了这件事,坏了,我开始多愁善感了。 不会是人之将死,其言也…… 想我五岁养生,六岁入养生大道,七岁达养生化境,自以为能对抗天命…… 今天却忽然破防。 果真是天命不可违么?……恐怖如斯啊。 周宽,郑和还有坐在一边的方孝孺都是一愣。 朱允炆黑亮眼眸又露出迷茫表情,他看了看自己面前的猪脑壳,寻思似乎大哥比自己更需要食猪脑补补,要不怎么老说胡话…… 因为此刻还没到宵禁,朱雄英专门留下方孝孺一同用膳,明初的御膳房膳食极为丰富,不过朱雄英这张桌子上,大部分都是牛宝,羊宝,猪宝,鸭肾,兔腰等,辅以各类大补靓汤。 拿起筷子夹起几只鲜嫩兔腰,朱雄英一口塞进嘴里,满嘴流油地唏嘘道:“锄一害而众苗成,刑一恶而万民悦,今我大业未成,奈何八岁之期已到乎……” 说着又夹起几筷子鸭肾和羊宝,悲伤的大口大口吃了起来。 他眼神坚定,捏着拳头,眸光灼灼:“既然如此,这段时间就要把大事都交代好。” 朱允炆乌黑眼睛透露出疑惑,低声问道:“大哥,你常说八岁之期,这八岁之期到底是何意?” 方孝孺和周宽,郑和都看向朱雄英。 朱雄英将朱允炆偷偷夹过去的一块儿牛宝捞了回来,呵斥道:“大人的事,小孩少打听!你小小年纪,怎能如此贪吃,这牛宝乃虎狼之物,你把握不住。” 一口将这块儿牛宝吞下,大口咀嚼着,朱雄英皱眉严肃认真道:“允炆,稍后等父亲下朝,我便去向他请示,带你读书,你等会回去,也要给母妃禀明此事。” 朱允炆连连点头。 朱雄英挼了挼他脑袋,看向方孝孺,说道:“方伴读,我常听闻,山有坏朽,虽大必亏,木有蠢虫,其荣易落,我年幼,不谙国事,不知道方伴读有何良策教我?” 朱雄英是诚心请教。 因为前世他就是个十六岁少年,看了很多书的十六岁少年,空有满腹的知识,却没有政治经验,你让他再天才,也不可能玩得过李善长这类的官场狐狸精,浸营官场数十载,李善长可以说眼睫毛都是空的,朱雄英现在能做的,一方面把自己庞大的来自于后世的系统知识储备写出来,交给皇爷爷和老爹朱标,顺便让老二朱允炆开开眼,免得被文人忽悠瘸了。 第(1/3)页